南通航院交通工程系第三党支部:师生党员齐聚力 “沉睡”学子回社会  
发布时间: 2017-01-03     来源: 江苏先锋网
 

    2012年8月,港制3101的一名学生突发重疾陷入昏迷。交通工程系第三支部主要负责人先后赶赴上海华山医院、常州康复医院探望,从主治医生那儿得知,如果使用张华熟悉的人和事情持续刺激他的神经,张华同学有苏醒的可能。党支部得知这一信息,立刻开启帮扶救助工作,争取能够唤醒张华同学,回到教室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第三支部的同志们积极与主治医生沟通,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该生从植物人状态到恢复知觉、记忆、语言、自理能力,并于2014年9月复学到港制3121班学习。复学后党支部组织新班级的党员教师和建党积极分子,开展新一轮帮扶工作,从学习、住宿、饮食起居等方面给予照顾、提供帮助。2015年6月,张华同学基本完成学业。2016年7月党支部主要负责人走访常州民政局,汇报情况,为张华同学争取了在福利企业工作的机会。

  一、我们永不言弃 

  2012年8月,即将升入大三的张华(化名),持续低烧不退,家人带着他从乡镇医院、到区医院、再到市级医院,最后经常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脑炎,需立即转院。家人将其连夜送到上海华山医院时,已是深度昏迷,吃喝拉撒全然不知。经过华山医院的全力抢救,两个月后,张华的病情慢慢平稳下来,但是由于脑炎引起的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他可能永远不会醒过来了。医生的诊断几乎将张华的父母击垮,为了给张华治病家人用光了所有积蓄并举债十几万元。此时,面对双重打击,家在农村,以务农为主,农闲时打零工的父母,几乎是走投无路。获知此信息的交通工程系第三党支部在系部、学院组织开展了“弘扬美德、奉献爱心,开启新的人生”的系列活动,帮助张华积极家庭与病魔抗争,使其尽早回归校园、回归社会,活动的开展,不仅拉近了支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也使大家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互帮互助的珍贵,以及集体力量的强大。

  二、我们持续帮扶 

  1、 昏迷期间:根据医嘱,除了家人和医生做好后期康复工作外,用一些熟悉的人和事去刺激他的脑部神经。为此支部发动全班同学轮流给张华“打电话”( 每天上午和晚上,分别有两名学生党员或建党积极分子在电话这头眉飞色舞地说着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电话那头,妈妈将手机放在张华的耳边,让他默默地“听着”熟悉的校园故事 ),鼓励他战胜病魔,早日回到校园。

  2、康复期间:组织捐款活动,给予经济帮助;总支领导、支部委员及有关党员教师定期探望切实解决张华个人及家庭困难。

  3、回校期间:经济上,减免学费;学习上,安排跟班听课,并组织有关专业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生活上,安排单间宿舍,为其购置生活必需品,并制定3名支部学生党员配合其母亲照顾其饮食起居。

  4、毕业后:支部持续跟踪关爱张华同学,支部负责人及其党员代表每学期回访张华同学,该同学语言功能、行为功能基本恢复后,支部负责人主动与常州市民政局联系,安排到福利企业就业。

  三、我们延展成效 

  1、建立了“学生党员服务中心”,健全学生党员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的机制。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乐于助人、帮困助弱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共建和谐社会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此次帮扶工作时间长、形式新颖,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也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果,支部的每位师生党员及积极分子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也必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3、党支部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整个活动中支部成员全体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帮助张华同学度过难关,并以此为契机,帮助全系困难学生,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4、爱心传递正能量,行动践行中国梦。用真情真意帮助困难学生,用实际行动解张华家庭困境,用爱心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共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活动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党支部在学习教育中,突出党员示范引领,积极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从帮扶以张华为典型的困难学生入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支部爱心教育活动。成功的实践丰富了支部活动形式,深化了党建带团建,创新了高校支部建设工作机制。

 
 
版权所有 @ 江苏航运学院“两学一做”活动协调小组